【第0860期总裁经营思维】王国钟:中小老板四大定位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《3种思考方法,让你比90%的人更高效》
Photo by Steve Halama on Unsplash
作者:孙圈圈
来源:圈外孙圈圈(ID:iquanwai)授权发布
著名哲学家爱茵·兰德说:“财富是一个人思考能力的产物。”
我也曾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:即便在咨询公司,刚入行2年内的咨询顾问,80%的时间可能都是在做无用功,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在哪里,所以也不清楚努力的方向在哪里。更遑论其它行业了。
所以很多人问我:有没有一些通用的思考方法,是可以应对所有工作、提升工作效率的?
而下面这3点,是我总结出的一些本质的思考方法。这些方法几乎适用于任何工作,然而,却几乎是90%的人所忽略的。
从上帝角度看问题
假如你是我,听到圈外RISE的学员给你提建议:RISE的课程太多了,每门课程上过之后很容易忘记,能不能有个复习功能?
你会如何解决呢?先想好你的答案,再往下看。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好了,现在可以对照一下,你的思考角度处在第几层:
第一层,自身视角。
你会这样想:对啊,我们未来有几十门课,如果学员学了一段时间,肯定会忘了前面的内容,当然需要复习。至于复习方式,可以在产品上面加个定期回顾的功能,还可以由运营做一些活动来促进,或者,让课程团队出一些案例,是综合好几门课程的,帮助学员进行知识串联。
按照这样的思路,你会想出很多解决方案,然后去看哪个方案的实现成本更低,再去调配资源进行实施。
第二层,用户视角。
你意识到,需要先跟用户澄清问题,你会问用户:
你们需要复习吗?
希望复习什么内容,比如知识点还是题目?
如果没有复习的功能/服务,你会怎么样?
如果咱们来个综合案例的小组讨论,你会参加吗?
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,你会更能实现用户要求的功能/服务,从而提升学员对圈外RISE的满意度。
第三层,场景视角。
你开始思考:
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才需要复习呢?
这个场景下的痛点是什么?
为了满足这个痛点,我们在产品、运营和课程方面,都分别可以做些什么?
实际上,只有到了这一层,你才有可能发现真正的需求,以及提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为什么呢?因为在第二层的时候,你仍然是在让用户提方案,但用户只有痛点、没有解决方案。亨利·福特的那句口水名言说得很在理: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,他们肯定会告诉我,一匹更快的马。
刚才关于复习的问题,用户有可能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才需要复习的。
比如,他们学习了一个如何演讲的课程,但学的当时不需要演讲,但最近刚好需要演讲了,所以才想复习一下课程,以便更好地准备。然后复习的时候就发现,自己实践起来是有困难的,当时学习的时候因为不需要立即使用,所以以为学会了。
这样一来,我们要改进的就不是复习的功能/服务了,而是我们的课程本身需要改进,比如增加更多的案例、让学员之间互动,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落地。
所以,只有知道了使用场景和最本质的痛点,才能真正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。第二层视角满足了用户提出的方案,似乎可以让用户满意,但只有第三层视角才能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让我们脱颖而出。
第四层,上帝视角。
有了第三层,知道了用户的痛点,是否就要去做呢?
未必,你还需要继续思考:
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用户最需要的?
频次有多高?
公司最近的重点规划是什么?
改进这项功能/服务,是否是目前公司的重点?
比如说,公司最近的重点其实是企业端业务,而非个人业务。而企业课程本身就有客制化案例,学员也是学了就用,而且有更多配套服务,不存在这个复习的问题。那么我就不需要现在做这个解决方案了。
这四种视角,对应了不同的思考层次,也就对应了不同的位置。
拿产品或者运营岗位来说,
如果你能想到第一层,可以做好一个执行层的岗位,工作不会出什么大问题;
如果想到第二层,可以成为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或者运营,或是优秀的产品助理/运营助理,能够让用户满意;
只有做到第三层,才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或者运营经理,做出让用户愿意买单的产品/服务;
而做到第四层,才可能做到总监,成为一个模块的负责人,从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。
经常有人问我:如何才能知道老板在想什么?为什么老板总是跟我想的不一样?我觉得老板的想法很奇怪。
那么,你可以试着从这几层视角去思考一下,或许会给你不一样的答案。
不断提出和验证假设
去年底的时候,我发现圈外公众号的文章打开率有下降,然后让运营给我一个提升方案。
大家不妨想一下,如果是你,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
先想好你的答案,再往下看。
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·
第一步,当然是分析打开率下降的原因。
从我的经验来看,80%的人已经死在了这一步,因为他们直接就开始提方案了。不过这一点,相信一直看我文章的读者,都不会犯错。所以,你们已经跑赢了80%的人。
第二步,是找到真正的原因。
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看法,比如年底了,大家都不爱学习了;再比如,最近文章质量下降了;还有,最近发过圈外产品的招募,一些读者不能接受商业化,等等。
经验来看,90%的人会死在这一步,也就是,找到一个自认为合理的原因之后,就开始出解决方案了。
但实际上呢?在众多原因里面,我们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个。所以,以上那些看法,都不能叫做“原因”,只能称为“假设”。
记住:所有未经验证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,而只是你的假设。而假设是要经过验证的。
比如,年底大家不爱学习,那么验证方式就是:其它同类型公众号的打开率是不是下降了?去年同期的打开率是否也会下降?甚至,百度指数“学习”这个词,在年底是不是热度也下降了?
这样验证之后,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,最终出具一份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没有“提出和验证假设”的习惯,最终结果就是:成功不知为何成功,失败不知为何失败,做所有事情都跟碰运气差不多。最后努力了半天,一点成效都没有。
并且,经过“提出和验证假设”这种思维方式训练过的人,直觉往往比一般人更加准确。这样,又能够大大提升他的效率。
比如说,我要做针对职场人的学习课程,涵盖思考和沟通等方面。是不是我就要一下子去开发课程、开发产品,然后去售卖呢?不是,这个试错成本太高了。
我会这样思考:这个商业模式要能够成立,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很多,比如其中一条可能会是“职场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思考方面的不足,并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。”然后我就可以去验证这个假设,方法可以是:开个公众号,发几篇思考、沟通类的方法论文章,看看是否有人会读。
本质上来说,这种提出假设、验证假设的做法,其实就是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的思维方式。
但是每跑一小步,得有一小步的成效,而不是盲目乱跑,耗费了大量力气,最后发现自己还停在原地。
永远记住自己的无知
我曾经用过一个实习生,支持产品、运营包括课程的各项工作。实习了一段时间后,他跟我说:我觉得,大家做的事情都没什么门槛,我都能做。
我说:哦?那你觉得大家每天在做什么?
他说:你就是写文章、分任务、开会。运营就是每天跟用户聊天、安排活动、打杂。产品经理就是画画图。好像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啊,我在这里要学什么呢?
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不在于知道多少,而在于多大程度上承认自己的无知。
傅盛那篇著名的文章《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》里提到:处于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这种认知状态的人,占了95%。
而《人类简史》里面也说:科技最厉害的地方是它承认自己不知道。
就好像我这位实习生,他看到的全是表面工作,但我们每个人背后的想法、思考呢?视而不见。然而,那些才是最重要的、值得学习的事情啊。
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,每天接触的信息量,超过任何一个古代先哲一年的信息量,但我们为什么不如他们智慧呢?因为我们只用了眼,却没有用脑。看上去,我们有很多信息,但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消化掉。
如何消化、入脑呢?那就是:承认自己的无知,然后多思考,才能够透过事物和信息的表面,看到本质。
最近大家都在热议柯洁败给AlphaGo的事情。这场战役,输赢并不重要,我们都知道AlphaGo一定会赢,但我们不知道的是,它会以什么姿势赢。在这场比赛中,AlphaGo出现了多次意料之外的走棋,这些走棋在围棋教科书里会被认为是低级错误,水平再差的棋手都不会这么走的。
但最后都证明,AlphaGo的走棋是对的。围棋至今已经发展了2000多年,人类对它的探索似乎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,然而人类还是错了。在AlphaGo面前,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。
柯洁说:“AlphaGo出现,很多理论都被推翻,再看以前定式变得好笑,亏那么多目就不再是两分。”
而愿意打开心门、破除定式、向AlphaGo学习的柯洁,刚与AlphaGo对战完毕,转头就去跟人类下棋了,轻松战胜了韩国元晟溱九段,实现了跟AlphaGo这个最强对手下棋后的升华。
对未知领域视而不见、看轻任何一个领域,是最大的思维定式,也是我们成长的最大障碍。所以,在任何问题面前,多思考“为什么”,别轻易接受表面的那些信息。
结语
所以,高效工作,的确有一些通用的思考方法:
1、尽力站在上帝视角去看问题,而不是陷入问题本身
2、面对问题,需要提出和验证假设,从而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
3、永远记住自己的无知,多思考“为什么”
这些方法并不难理解,但我们常常就会忘记,其实,能做到这些,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。
比如在团队,我们每次讨论任何问题,都会先脑暴出所有可能的假设,然后讨论如何验证这些假设,然后给每个人分工,各自去分析,之后再汇总,得出原因之后再确定解决方案。所以任何问题,通过两次高效的会议都能解决。久而久之,这已经成了每个人的第一反应。
总之,如果你总是做不到这些,不妨用一张便利贴,把这3点写下来,贴在你的电脑前面,慢慢去尝试形成习惯,你会发现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。
免责声明: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,内容仅供学习、交流之用,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。文章综合来源网络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后台联系。 关键词: